出版社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 新闻动态 > 正文

川大社图书点亮圣彼得堡:“中国文学和戏剧精品展”参展回顾

日期:2025年09月19日 关注:

在第十一届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期间,由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俄文学与戏剧版权保护与文明互鉴研讨会暨中国文学和戏剧精品展于2025年9月 7日在圣彼得堡盛大开幕。

四川大学出版社的多部精品图书参展,为中俄文化交流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书为桥,川大社的文明互鉴力

“中国文学在俄罗斯外国文学市场中已跃居第六位,预计今年将升至第五。”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常务副主任阿列克谢・罗季奥诺夫教授分享的振奋数据,恰是川大社此次参展的时代背景。作为本次精品展的核心参展力量,川大社带来的图书品类丰富、特色鲜明:既有俄译中的大百科全书式译著《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也有中、英、日三语摄影集《中国双宝 —— 享誉世界的大熊猫和金丝猴》,还有双语古诗文鉴赏集《诗译成都 语话天府》,从厚重的学术译著到鲜活的多语影像,直至雅致的诗词鉴赏,全方位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魅力。

在“中俄文化年”持续推进的重要阶段,川大社不同品类的图书成为文明对话的鲜活载体。2024至2025年为期两年的“中俄文化年”框架下,两国出版行业的深度合作成为文化互鉴的重要纽带。其中《中国精神文化大典》尤为引人注目。这部最初以俄语撰写、系统介绍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由俄罗斯汉学泰斗季塔连科院士主编,对从夏商周到21世纪之初的中国精神文化做了历史性和学理性的全面研究,并对相关领域的主要观念、重要事件或事物、代表人物、经典文献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阐释,代表了同期俄罗斯汉学研究最高水准。川大社敏锐捕捉到其文化传播价值,组织数十余人翻译,编审团队历经六年努力,将其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发行,此次更特意将这部 “俄语讲中国、中文传经典” 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带回俄罗斯参展,堪称中俄学术文化双向交流的里程碑。这部跨越语言与国界的巨著,凭借对中国文化的深度解读与精准回译,让源自东方的智慧结晶在中俄双语语境中交相辉映、大放异彩。

    以书为媒,川大社的时空对话篇

此次选品凸显了川大社的文化传播巧思:《卞和与玉》《赛博遗产》《死者长鸣》《铁镜・面孔》《群星通航》《造神年代》六部科幻文学作品,传递着中国当代科幻的奇思妙想,与俄罗斯市场上日益升温的中国科幻热形成强烈呼应;《保卫萌牙山》《病毒家族》两部童书绘本,则以生动童趣的表达,为俄罗斯儿童打开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据了解,近年来,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等的作品在俄销量显著增长,而川大社此次集中展出的科幻文学新作,进一步丰富了俄罗斯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知;童书绘本的加入,更让文化交流延伸至青少年群体,搭建起两国下一代情感共鸣的桥梁。

而《中国双宝——享誉世界的大熊猫和金丝猴》摄影集则以另一种方式架起文化桥梁。作为成都2025世运会吉祥物 “蜀宝”“锦仔” 设计原型的视觉呈现,该摄影集融合历史溯源与生物科普,收录了摄影艺术家薛康历经十余万公里野外拍摄的精品佳作。从大熊猫在树上玩耍的萌态,到雪中山林间金丝猴的灵动,每幅作品都定格了 “双宝” 的自然之美与生命力量。三语对照的文字说明不仅让俄罗斯观众能直观理解影像背后的生态故事,也传递出中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视,成为展台上最具亲和力的 “自然外交官”。

还有双语古诗文鉴赏集《诗译成都 语话天府》系列丛书,通过中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将成都的诗意之美与天府文化的深厚底蕴呈现给俄罗斯观众。当圣彼得堡的观众翻看这些描绘川西平原风光、传递东方生活哲学的诗篇时,两座同样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 —— 圣彼得堡与成都,完成了一次跨越欧亚大陆的文化共鸣。

展期结束后,包括川大社图书在内的所有图书展品,均捐赠给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亚历山德拉剧院,成为永不闭展的文化窗口。

    以书为脉,川大社的交流永续路

“版权贸易是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方式。”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洪波的观点,正是川大社多年来的实践方向。从大力推进版权贸易并打造出版国际传播成果,到此次以 “学术译著 + 多语影像 + 科幻文学 + 童书绘本 + 诗词鉴赏” 的多元品类矩阵亮相圣彼得堡精品展,川大社始终以图书为桥,根据不同受众需求搭建分层、立体的中外文明交流通道。

此次川大社图书亮相圣彼得堡,不仅是川大社多元品类图书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中俄文化深度互鉴的生动实践 —— 既通过经典回译著作让俄语世界的中国文化解读 “回归” 本源,用科幻文学展现当代中国创造力,也以童书绘本拉近青少年距离,借诗词鉴赏传递城市文化温度。正如俄罗斯海波龙出版社社长谢尔盖・斯莫利克夫所言,期待与中国出版机构合作推出更多优秀作品。川大社将继续以品类创新为基石,让更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中国故事通过图书走向世界,在文明互鉴中书写新的篇章。


撰稿:王嘉

编辑审核:潘园园


大川课堂

微信公众号

微博